《以你的名字呼喚我》─別去扼殺那些情感,也別抹滅那些喜悅。


Call me by your name, and I call you by mine.







以你的名字呼喚我│Call Me By Your Name


隨著我們長大,對於感情,不僅有了現實的考量,也顧忌著旁人的看法,如同Oliver。但同時也曾經擁有過純粹且率真的初戀,就像是Elio的感情。
2017上映的《以你的名字呼喚我》由Luca Guadagnino執導,James Francis Ivory編劇,改編自André Aciman的同名小說。電影中將再次體驗杏桃般的青澀與蒼蠅般的躁動並重溫失去的傷痛。



故事設定在1983年的義大利北部,講述了17歲少年Elio與他教授父親24歲的研究助理Oliver之間的戀情。Elio的父親每年都會邀請學生來自家交流研究,時間為六周。在1983年時風氣十分保守,他們花費了許多時間試探與確認彼此的心意,卻也讓這份得來不易的感情更加珍貴。彼此都知道這段感情會有結束的一天,為了不留遺憾的訴諸情意,洶湧的情感讓結束時心痛更加真實。






電影中導演常使用建築、物品、座位等來分割畫面,呈現主角們心境的進退與掙扎。並使用多種符號來表示主角們的內心想法。原著小說是以Elio的視角完成,書中有許多主角的心境解析,情感直接強烈的撞擊讀者的心。但電影中運用符號以及演員們的演技呈現,這是書中無法做到的,使這段戀情隱忍壓抑的情緒更加心痛。若是問電影與小說哪個更推薦,我只能說「小孩子才做選擇題,成年人當然是全都要。」







電影中經典橋段之一莫過於銅像前的告白,沒有直接的訴諸情意,反覆呢喃「我想讓你知道」遠遠超過「我愛你」的深刻感。曖昧的語氣,圍繞著兩人,突如其來的告白,強勁的使人招架不住。這段強烈推薦看英文原意,中文是無法表達出這段的情感。


Oliver : Is there anything you don't know?

Elio : I know nothing, Oliver.

Oliver : Well, you seem to know more than anyone else around here.

Elio : Well, if you only knew how little I really know about the things that matter.

Oliver : What "things that matter?"

Elio : You know what things.

Oliver : Why are you telling me this?

Elio : Because I thought you should know.

Oliver : Because you thought I should know?

Elio : Because I wanted you to know. Because I wanted you to know. Because I wanted you to know.






電影中,或許有人會對兩人確認心意後,Elio逃避的態度感到疑惑:「這不是他想要的嗎?」對此,André Aciman回答:「因為觸擊了年少時代的慾望源頭,這個年紀的壓抑、羞愧、幻想、悲傷占據了同一個位置,情慾與恐懼難以分辨。」Elio雖然最後選擇不管自己的恐懼,放手一搏,但其實他也是有經過掙扎與選擇。







電影尾聲那通冬季的電話,讓原本該收拾好的心情又重新宣洩出來。最後的長鏡頭,不僅是Elio在回憶與收拾內心的情感,我們亦是。
這部電影雖為同志題材,實際上並不為同志發聲,他就只是一部美麗的愛情電影。關注在愛
本身的美麗與脆弱,既纖細卻又如此強大。

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