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沒有你的生日》─被留下的我們
세상 모든 가족들에게 바치는 위안
沒有你的生日│생일
《沒有你的生日》是2019年發行的電影,由2014年4月「世越號沉沒事故」真實事件改編。
劇中刻劃,在長子鄭守護過世後,家人對她的思念,以及如何走出傷痛的過程。
這部片一樣讓我哭到久久無法自拔啊~~~~~~因為從事發當時到現在我都一直有在關注這件事,可能是這些孩子的年齡與我相仿,更讓我容易陷入情緒中,中途還多次哭到看不下去。
在電影的一開始是意外發生過後的日常生活,就算再怎麼悲傷,日子還是得繼續過,雖然大家總是說時間可以沖淡悲傷,但其實也得要試著去接受事實才有可能……
這本來就是個很感傷的題材,當時有三百多名高中生在船上,也就是說,有好多家庭因此失去了孩子,且因為不是全家一起出去,所以死的只有孩子,留下的親屬後續會怎麼過生活?《沒有你的生日》講的是後來的這一段故事。
電影前半的步調有點慢,需要觀眾有一點耐心。
用一種平淡而且寫實的生活模式,來述說一段大家都不願面對、卻又放不下的痛苦回憶。
敘事方式並不是前因後果照順序講的方式,一開始是從爸爸的視角,從國外回家,我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,我們只是先看到他返家之後一些親人對他的反應,不太可能馬上猜到或是理解,先感到霧煞煞是正常的。
因為他回到家之後的氣氛屬於低氣壓,他自己呈現出一種很內斂的狀態,他的妻子也明顯不願多談甚至不想見他,畢竟她還在練習習慣孩子已經逝去的生活,仍然陷入在生命的幽谷之中。他的女兒跟他根本不熟,因此這段的感覺會有點悶,不知道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,就不太容易去體會他們的各種反應,只能單純接收電影丟給我們的橋段。就耐心點先接下來吧,這些小地方在後續都會有解釋,甚至連修個燈泡的對話,到後來都會「喔,原來如此」。
全劇壟罩著顯著的低氣壓、節奏不算快,卻將每一位遺屬的心路歷程琢磨地相當深刻、完整,故事的起承轉合明確。
從一個普通家屬的角度來看去體會他們發自內心深處的哀慟。
而不是拍攝出在意外發生前或發生時利用和揣摩死去受難者的角度,
來強加銀幕上的視覺與內心的實際感受,不灑狗血的劇情發展,
只單純的以事發後兩年多來家屬們的日常生活來旁敲側擊,
讓演員們所飾演的角色隨著劇情一幕一幕地慢慢推進。
走入這場意外過後的背後是如何的影響著每一個家庭,每一個受傷又早已破碎的心,
將這些情緒反應不斷的堆積在最後的生日會當天,讓還活著的家屬能夠放棄傷害或責備自己,讓逝去的罹難者重新透過大家對他們的記憶來分享,彷彿他們都還活在自己腦海的印象之中,唯有釋放出內心最沉重的壓力,才能夠讓人生繼續往前,雖然少了一點什麼,雖然我們能做到的或許不多,但唯有如此才能讓活著的人繼續往前,將逝去的留在過去的記憶中。
一年一天。為了你,我們所有人再度聚首的日子。
後記│
其實這五年間,以世越號沉沒事故為題材製作的影視節目並不缺乏,從早期的《潛水鐘》、《壞國家》,以及由韓國知名藝人鄭雨盛旁白導解的《那天,海洋》,都為觀眾提供更全面透徹資訊,拆解事故發生當天不為人知的箇中秘密,並探究當時究竟總統、政府各相關部門與船公司,如何因失職而最終導數百名無辜學生與老師命喪大海之中。
這些紀錄片、電影,絕對有助我們能更豐富了解,世越號沉沒一事背後的事實真相。
世越號沉沒事故,其實有相當多的資料以及說法,我也不多加說明,但我相信他們為的也是希望世人永遠不要忘記這一天,並記取教訓,不要再發生憾事。
잊지 않겠습니다.2014.04.16
留言
張貼留言